电视剧《小别离》中有这样一句话:“世间所有的爱都是为了相聚,唯独父母的爱是为了别离。”
每个父母,都该从孩子出生的那一刻明白这样一个道理:孩子不会永远属于我们,当他长大了,他就需要有自己的生活,自己的爱人,自己的家庭,以及自己要走的路。
父母只能庇护孩子一时,不能庇护他一世。因此,学会放手,是为人父母的一门必修课。
我以前写到过我的一个闺蜜,她母亲是一个控制欲极强的人,她和她弟都已结婚生子,可她母亲总觉得他们是什么都不懂的,都需要依赖她的指点和帮助才能过日子。尤其是她弟,30多岁了,她妈从未跟他分开超过一个月。
我闺蜜说,她生孩子的时候,本想让母亲照顾她月子,可她妈刚来了一周就闹着要回去,说放心不下她弟弟,担心他在家会被媳妇欺负。那个时候虽然她弟刚结婚,可是也已经是25岁的大人了,然而在她妈心里,却必须得看着才能放心。
你说这是怎样一种心态呢?儿子都结婚了,即便他真的没有太多生活经验,不能很好地应对一些生活中遇到的问题,那也总该放手让他去成长才行。就这样一直捂在手心里,生怕受了半点儿委屈,他何时才能长大?
做母亲的,若不能明白孩子的路需要靠他自己去走,日子要他自己去过,那便不是爱孩子,而是会害了孩子。
我曾打趣闺蜜说:“还好你妈对你放心得下,否则也要天天盯着你,你这暴脾气怕是得跟她吵架吧?”
闺蜜苦笑道:“你以为我跟她少吵了吗?她对我也是不放心,只不过因为我远嫁,她拿我没办法。前些年,她每天在电话里叮嘱我怎么提防丈夫和婆家,那个时候我就跟她吵,后来她不太说那样的话了,又千叮咛万嘱咐让我帮我弟,说我弟没心眼,容易被媳妇欺负。”
她妈为什么会觉得她弟会被媳妇欺负?这倒也不是没有来由的。
闺蜜曾告诉我,当初她弟结婚买房时,弟媳妇家出了大部分的首付,因此就把房子买在了自己娘家附近。离得近了,那跟娘家人的接触自然也就多了,她妈就总觉得弟媳妇跟娘家一家人会合起伙来欺负她弟。
再加上弟媳妇的娘家是做生意的,有时候比较忙,会叫他们两口子过去帮忙,她妈就更加不乐意了,自己的儿子,自己都不舍得让他干活,却被岳父母支使,心里就对自己的儿媳妇以及亲家充满了不满。
说真的,作为一个情感作者,这种心态的老人我的确见过不少。他们总觉得儿媳妇是外人,从一开始就把她放在了对立面上,总想着替儿子维护利益,让儿子在婚姻中不要吃亏。可是他们忘了,儿子跟儿媳妇结了婚,他们两个才是一家人,并且他们的关系是这世界上最亲近的关系,这一点,即便是父母,也不能动摇。
而那种总想把儿媳妇放在儿子对立面的老人,在不知不觉中,就会给整个家庭带来负面影响。倘若儿子有主见,不听父母的,父母会不开心,儿子也会左右为难,一家人都不好过。倘若儿子没有主见,听了父母的,儿媳妇就会很难熬,这婚姻也很难持续到最后。
我闺蜜的弟弟,一开始也是没什么主见的。母亲在他面前说媳妇的坏话,他就真的信,真的去跟妻子吵。但日久总要见人心的,随着时间的增长,以及对母亲和妻子越来越多的了解,她弟弟也发现了家里的争吵主要是因为母亲,也便开始不再听母亲的话了。
弟弟的改变,自然引起了母亲更大的不满,她就总给我闺蜜打电话,说她弟被媳妇蛊惑了,不听她的话了,让我闺蜜去劝劝他,还说他岳父母以及他们家的亲戚都不是什么好人,都在想方设法算计和欺负他,让她弟离他们远一些。
我闺蜜也知道母亲是无理取闹,并不把她的话放在心上,更不会真的去对弟弟说,她母亲就每每连带着她一起骂,说她不顾亲情,不替弟弟着想。
前几天,我闺蜜又接到了母亲的电话,一开口就气冲冲地指责她不帮弟弟。闺蜜以为什么大事,一问之下才知道,原来是弟媳妇帮娘家付了一桶水钱,不知怎么被她妈知道了,她妈就觉得,一桶水不过十几块钱,她娘家又不是出不起,却非得让女儿掏钱,这分明就是在欺负女婿老实、脾气好。
闺蜜气得哭笑不得,她说:“我弟都30多岁了,我妈总觉得我不帮他,担心他会被媳妇欺负。你说我怎么帮?难道让我去管弟媳妇给娘家买桶水这种事吗?人家两口子过日子,她总让我们把弟媳当仇人般提防着,这不是有毛病吗?”
没错,这就是有毛病。
这是一个母亲近乎病态的控制欲,而不是对子女的爱。
真的爱孩子的母亲,不会总希望自己的儿子永远只属于自己,她会教会儿子如何经营自己的家庭,如何去爱别人,如何从爱中得到回馈和温暖。
因为无论是婚姻还是普通的人际交往,真情都是需要用真情去换的。你要对别人好,别人才能心甘情愿地对你好。你总把别人当仇人防着,那谁又能真心真意对你好?
像这种只当自己的子女跟自己永远是一家人,不当儿媳是自家人的老人,看似是因为爱儿子,怕儿子受了委屈,实则是不想对儿子放手,不愿意失去对子女的控制权。她只想把自己的孩子牢牢抓在自己手里,只希望他们对自己好,而见不得他们去爱别人、对别人好。
这是一种自私和狭隘,这样的心态,不仅会害了孩子,最终自己也会成为这种心态的受害者。因为孩子没有得到正确的爱和教导,他很难去正常的成长,也很难经营出自己的幸福。他自己的生活都会一塌糊涂,又如何去回报父母的恩情,好好孝敬父母?
所以,我真心建议那些为人父母,尤其是做了婆婆的老人们,一定要明白,孩子的成长与离开,都是生命传承的自然历程,这是一种必然,不要试图永远掌控孩子,在适当的时候,一定要学会放手。
只有父母学会放手,孩子才能真正成长,也才能更好地去经营自己的幸福。
作者简介:孤独的幸福树,一个喜欢读书和写字的女子,希望我的文字能够伴你温暖前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