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 | 甘蓝蓝 · 十点读书原创
如果你听过这几句发人深省、流传后世的句子,就一定要了解它们的作者茨威格。
“所有命运赠送的礼物,早已在暗中标好了价格。”——来自于传记《安娜·安托瓦内特》,是茨威格对法国断头王后的精准点评;
“一个人生命中最大的幸运,莫过于在他的人生中途,即在他年富力强的时候发现了自己的使命。”——来自于《人类群星闪耀时》中,探险家第一次发现太平洋的故事;
“爱是一个人的事情,而爱情是两个人的事情。所以,我爱你,与你无关。”——来自他的小说《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》……
茨威格画像
茨威格被称为“传记之王”、“小说天才”。
在他身上,有欧洲最平静美好时的样貌、有两次世界大战带来的颠沛流离、有精神世界慢慢坍塌的绝望,更有忠于信念与自由的高贵。
茨威格能把历史故事讲得极富戏剧性,同时又融入自己的视角和思考,这得益于他所生逢的巨变时代、以及他特殊的身份和经历。
一个生于哈布斯堡王朝时代的奥地利人、一个犹太人、作家、人道主义者、和平主义者,这些标签,让他恰好站在了上个世纪,世界巨变的中央。
茨威格出身在一个富裕的犹太家庭,青年时代在当时欧洲文化的中心维也纳和柏林攻读哲学和文学。
然而,三次强烈的“地震”,摧毁了他的家园和生活。
第一次世界大战,他站在德国与奥匈帝国的一边,最终德奥在一战中战败,奥匈帝国惨遭肢解。失去维也纳家园的他,隐居在萨尔兹堡埋头写作。
1934年,希特勒上台的第二年,作为一个犹太人,茨威格被纳粹驱逐出故乡,开始在英国、巴西流亡。
五年后,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,奥地利被侵占,茨威格连仅有的国籍都被剥夺了。
欧洲战场上,法西斯势力猖獗,他在遥远的南美洲,目睹自己的精神故乡一步步沉沦而感到绝望。
生在特殊的时代,他曾亲眼目睹各种群众性思潮,意大利的法西斯主义、德国的国家社会主义、俄国的布尔什维主义的产生和蔓延,尤其是毒害了欧洲文化之花的民族主义。
他见过欧洲最平静、最井然有序的一面,也目睹了集中营、严刑拷打、大肆抢劫和对不设防城市的轰炸。
1940年,他完成了自传《昨日的世界》。两年之后,他和妻子在公寓里服毒身亡。
写这本书时,他在给朋友的信中说:“出于绝望,我正在写我一生的历史。”
“我所讲述的根本不是我的遭遇,而是我们当时整整一代人的遭遇。在以往的历史上,几乎没有一代人像我们这样命运多舛。”
被19世纪末、20世纪初欧洲文化与艺术的黄金爆发期所滋养,茨威格的文字总是充满了诗一般的美妙意境。
同样的事情,别人讲得平铺直叙,像白开水一样,到了茨威格笔下,忽然就变成了浸透史诗感的美妙文字。
他最重要的两部历史作品,一本是《人类群星闪耀时》,一本是《昨日的世界》。两本读来,都让人热血沸腾、唏嘘不已。
高晓松说自己不愿意推荐书,因为每本书都有它的价值,如果非要推荐一本的话,他会推荐《人类群星闪耀时》。
在高圆圆、万茜的书单里,也同时有它。
它看似叙事宏达、实则充满了精妙的细节和哲学思考。
《人类群星闪耀时》中,茨威格选取了历史上的14个人,他们在某个人生阶段、历史时期,不经意的一个举动,不仅影响了自己的一生,更影响了整个人类的命运。
比如,一个“半吊子”音乐家,在一个平常的夜晚接下一个寻常的创作任务,结果他写出了震撼人心的法国国歌《马赛曲》;
滑铁卢战役中,法军元帅格鲁希在前进时,犹豫了一秒钟,导致拿破仑军队被英军击退,最终兵败滑铁卢;
1453年,君士坦丁堡一扇忘关的小门,让穆罕默德二世攻占了君士坦丁堡,奠定了奥斯曼帝国几个世纪的强盛;
1513年,西班牙人巴尔沃亚背叛了船长,却成为第一个发现太平洋的人……
这些不起眼的瞬间,让世界变成了今天的样子。
《人类群星闪耀时》是茨威格最为传世的经典之作,1927 年第一次出版,立即成为欧洲所有学校的必读书目,畅销近100年。
因为它最大的主题并不是伟人们的高光时刻,而是常人们一次次的意志突破。
也因此,不分国籍、跨越种族,每个人都能在里面得到鼓舞人心的力量和思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