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,又看了一遍《父母爱情》,一部剧名普通但内容不普通的电视剧。
讶异于如此天差地别的两个人竟然能共同携手走一生。
有人说,从开始,这段婚姻就无异于一场赌局。
但是用婚姻做赌注,赢也好,输也罢,都没有幸福可言。
而《父母爱情》却很有意思:它是一场没有以爱情开头的婚姻,却能幸福长久共度一生。
刘墉说:恋爱靠机会,婚姻靠智慧。
婚姻不是一场赌局,婚姻是一场有智慧的谋略。
1. 谋伴侣
知乎里有一个问题:你会选择和什么样的人结婚?
有人说:
如果我足够幸运,那就是合适的人,如果更幸运的话,那就是我爱的人。
和合适的人结婚,恋爱和婚姻本就是两码事,恋爱是可以和喜欢的人做喜欢的事,婚姻是找真正适合自己的人,满足自己的需求。
人生充满了变数,爱的人可能变成不爱的,合适的人只要用心经营,感情的流通,最终也会成为未来的你所认可的爱。
两情相悦,灵魂契合,自然是人人都希望达到的完美结果,但现实是不是所有人都能有这样运气,碰到对的人。
面临婚姻,感觉固然重要,但更多的是多问问自己能承受什么,需要什么。
《父母爱情》里,安杰和江德福本是两个世界的人,一个是资本家的小姐,一个是粗鲁的农民军官。
从一开始,江德福就不是安杰理想中的伴侣,她向往的是那种有情趣有文化,思想上能和她产生共鸣的男人。
碍于介绍人的压力,安杰虽然内心拒绝但也不得不表面敷衍着。
事情的转折点是安杰侄子生病了,急需一种稀缺药品,医生说只有在部队才能获取这种药,万般无奈下,安杰去找江德福请他帮忙,江德福托了关系弄到了药。
安杰的哥哥和嫂子经过这个事后,更加坚定地劝说安杰接受江德福,而安杰的心理也在悄悄发生变化。
后来江德福去安杰单位找她,让安杰的同事都对她刮目相看,并且对她的态度也大大改变。
让她有一种挺直腰杆,扬眉吐气的感觉。
而这种感觉,甚至可以说带着某种虚荣的心理,让她最终选择了江德福。
安杰对她姐姐说:“对他,谈不上爱,但也不讨厌。”
一场开头算不上爱情的婚姻就这样开始了。
《前度》里有句话:我们也是长大后才明白,最终陪我们白头的也许并不是那个我们倾其所有喜欢的人,而是一个各方面都合适人。
人对了,婚姻这漫长的旅程就是好的开端。
评估自己需求的考量是一种谨慎对待婚姻的智慧。
2. 谋融合
《婚姻的艺术》一书里说:没有一对婚姻能够得到幸福,除非夫妻之间能够相互尊重对方的差异。
安杰和江德福的原生家庭环境差异太大了,安杰是资本家小姐,骄傲矫情,爱卫生,讲话文明。
江德福没有什么文化,能当上军官是因为参军后表现好,才被领导器重。
刚开始的两人简直就不在一个频道。
新婚夜,安杰让江德福洗脸洗脚还要洗屁股,江德福大惊失色,恐怕这是他这辈子第一次被要求洗屁股。
安杰说这是讲卫生,必须洗。
江德福随意惯了,但仍然照做了,因为这在他看来这并不是原则上的问题,讲卫生也是好事。
吃早餐的时候,安杰准备的是牛奶鸡蛋饼干,江德福大呼:怎么又是这些?一点都吃不饱。
江德福跟安杰商量吃馒头稀饭,安杰嗔怪地说这么好的早餐都不满意,但还是答应他以后早饭吃稀饭馒头。
有人说:婚姻最好的状态,就是两个人脱离原生家庭共建一个新的家庭,而不是我脱离我的家庭,融入你的家庭。
你有你的要求,我有我的喜好。
你让着我一下,我迁就你一下,就好。
婚姻不是一把雕刻刀,硬把另一半雕刻成自己想要的样子,也不是过度的束缚对方。
在适度范围内的调整是一种保持婚姻和谐的智慧。
3. 谋共赢
某种程度上来说,婚姻是一次夫妻双方的合作,共同发力来经营家庭,达到共赢的目的。
不是一个人的付出,也不是一个人的舞台。
共同进退,互相支持,合作才能走向长久。
因为阶级身份不同,江德福要娶安杰,就要放弃自己的军官身份回老家务农。
安杰知道后,感动于江德福为自己的付出,决心跟随他回农村。
面对困境,两人都甘愿做出牺牲,共同面对,共同进退。
婚后,江德福没有留校而选择了上岛工作,安杰虽有怨言,但是还是支持丈夫,带着孩子一起跟着江德福来到海岛。
这样既能维护夫妻感情,也能彼此有依靠。
搬来海岛时,安杰的行李足足有好几个大箱子,大多都是一些瓶瓶罐罐,杯杯碟碟,用来喝茶喝咖啡。并且也希望自己能继续工作,江德福对于安杰的这些做法都表示支持,让自己的妹妹也来到海岛帮忙带孩子、做家务,这样安杰就能专心的做自己的事情,实现人生价值。
两人都审时度势,分析情况的变化,适时做出调整,做出相应策略。
婚姻中不只是说女人要支持男人,男人也一样要支持女人。
如此,共赢才有可能。
听过这么一句话:好的感情是互相成就,分则各自为王,合则天下无双。
在荣辱与共的支持下精神共同成长是一种对婚姻负责的智慧。
《父母爱情》里江德福一辈子都没有对安杰说出“我爱你”,但是他们婚姻里的点滴都透露着各种谋略的气息。
谋出肝胆相照的义气,携手前进的豪气,恩重如山的福气。
愿我们都沦为婚姻里的同谋人,共同努力,平分秋色,各自精彩!
作者:文小文,汤小小写作班学员。